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助力颅内支架成形
作者:杨斌发布日期:2023-03-28分类:纵横神介病历夹浏览:486
病例概述:
在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辅助下,中间导管顺利通过ICA眼动脉段,非常轻松地建成通路。
病例特点:
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;
ICA眼动脉段“窗台效应”存在,中间导管通过困难。
重点器材:
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(递送辅助微导管)。
病史介绍
基本信息:患者男性,49岁。
主诉: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3月余。
现病史: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,表现为开车时不能操控方向盘、踩刹车,持续约5分钟基本恢复正常,伴言语不利,理解正常但词不达意,有轻微饮水呛咳,呈持续性,不伴意识不清、肢体抽搐,无头晕、呕吐,无视物旋转、模糊、重影。头颅MRI提示:左侧基底节及放射冠脑梗死,MRA提示: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。
入院查体:无阳性体征。
个人及既往史:高血压病史20余年,糖尿病史15年,无吸烟史饮酒史。否认家族遗传病。心肺功能未见异常。
术前影像
3个月前发病时核磁检查结果。
术前核磁检查未发现新发脑梗死。
术前CTA明确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。
高分辨核磁显示斑块偏心,有强化。
ASL显示左侧大脑中区域灌注减低。
术前讨论
入院诊断: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。
治疗策略:左侧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。
手术器械
- 5F单弯造影导管
- 5F猪尾巴造影管
- 0.035inch超滑造影导丝,150cm
- 8F Guiding导引导管
- 0.014inch微导丝
- 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(递送辅助微导管)
- 6F 115cm中间导管
- Echelon-10微导管
手术过程
主动脉弓情况。
造影证实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。
眼动脉“窗台效应” 存在,中间导管通过困难。
微导丝通过眼动脉段。
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顺利通过。
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:纺锤形头端的设计消除消除与口径导管之间的缝隙。
中间导管在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辅助下很顺利通过眼动脉段。
置入一枚APOLLO支架2.5×8mm。
管腔成形满意,手术结束。
术后情况
术后核磁复查:左侧侧脑室前脚旁点状无症状新发脑梗死。
患者术后第三天出院,双抗治疗,查体同术前。
病例小结
- 患者症状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诊断明确,同时合并狭窄远端供血区的低灌注,术前核磁检查未见新发脑梗死,存在手术指征,且无手术禁忌症;
- 根据术前CTA和高分辨率磁共振图像显示病变呈现明显偏心,且斑块位于下壁,选择球扩支架成形效果更理想,且对穿支动脉影响小;
- 球扩支架为快速交换设计,到位性能较长交换设计的Wingspan支架略差,对通路导管的支撑性要求更高,需要中间导管高到位;
- 海绵窦段前膝呈锐角,眼动脉“窗台效应”使得中间导管通过困难;
- 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凭借其柔软的纺锤形头端设计,只需要微导丝的指引便可轻松到位;
- 中间导管在中天天巡™导航微导管的辅助下平滑通过眼动脉开口并顺利到达交通段;
- 在通路稳定的基础上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。